首页>红色教育 > 红色文化 >
【缅怀英烈】血脉里的火种 崇州烈士陵园英烈精神的再一次传承
清明雨上,英烈们的墓碑静默如谜,人们手持白菊,在烈士陵园的石碑前驻足凝望,我们的讲解员将带领大家走完这“传承”的每一步。我们以默哀、献花、祭扫与回忆等方式,来悼念静默在这里的每一位烈士,将他们的英烈精神传承下去,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。

 
那些镌刻在冰冷大理石上的名字,也曾是炽热的生命,如今却化作民族记忆的坐标。英烈们留下的不仅是可歌可泣的事迹,更是一种精神基因,它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中,等待着被激活、被转化、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。

 
回忆崇州烈士:
余旭,“崇州好儿女,蓝天金孔雀”,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,30岁壮烈牺牲,36万群众捧花夹道送别。
张林超,崇庆(今成都崇州市)人民的好书记,被誉为“焦裕禄式的好干部”。始终坚持对人民、对党高度负责,因积劳成疾,患重病不治,于1963年11月20日病逝。治丧时,万人空巷,为其哀悼。
张露萍,红岩英烈。戴笠特工生涯的最大败笔,叶剑英亲自为这位特工作证。1945年7月14日,年仅24岁的张露萍被国民党特务杀害。
严清全,在部队期间,他吃苦耐劳,刻苦训练,团结战友,虚心好学,积极要求进步,入伍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在新疆巴伦台执行任务时牺牲。
(这只是为国捐躯烈士的冰山一角,还有许多的烈士,我们都应铭记)

 
英烈精神的另一维度是突破困境的勇气与创新,他们并非不知生命的可贵,而是在更高价值的照耀下超越了生死考量。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激活血脉中的英烈精神火种。这种激活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,而是通过制度设计、教育革新、文化创造,让崇高精神自然生长于日常生活。
 
从始至终,传承不是复制,而是让永恒的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的表达。正如火种可以点燃不同的火炬,英烈精神也将在无数当代人的生命中得到多元绽放,照亮民族复兴的迢迢征途。

联系方式

地址:成都荷风廉韵廉洁文化教育基地

电话:028-87668765   18080111239

      联系人:毛老师


微信:18080111239

邮箱:

QQ: